欢迎访问中学资讯网!

中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初中知识点 >详情

初中知识地球,初中知识地球自转的三个现象

发布时间:2025-05-05 13:37:01 初中知识点 0次 作者:中学资讯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初中知识地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初中知识地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个地球是以什么的形式?

《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点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初中知识地球,初中知识地球自转的三个现象

全书从整个地球的发展前景出发,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评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地球南北和东西半径?

地球(Earth)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探索地学科普知识,有助于我们跟好的了解地球,增强人与地球的联系!

地球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已有46亿岁,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其特殊的运动轨迹及自身不断的发展演化最终形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极周长大约为39940千米。

因此,地球赤道半周长(地表东西距离)为20038千米,两极极半周长(地表南北距离)为19970千米,故地球地表东西与南北距离差约为68千米。

地图上的南北就是地理上的南北;地磁的南北和地理的南北是相反的。

人类住在地球表面,那么地球中心里都有些什么呢?


地球内部具有同心球层的分层结构,各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有变化。地球内部是不能直接观测的,所以有关地球内部的知识多是间接得来的。例如,根据天文学得)知的地球质量和大地测量所得的地球形状和大小,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克/厘米3。但是,地表物质的密度小于 2.7 克/厘米3 ;因此可以推知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要比5.5克/厘米3为大。根据陨石有石陨石和铁陨石之分,又由于地球有明显的内源磁场,因此可以推断地球内部有一个铁质的地核。主要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各种迹象,证明地球内部可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 )个组成部分。

地壳 地球球层结构的最外层。大陆地壳的厚度一般为35~ 45千米 ,喜马拉雅山区的地壳厚度可达 70 ~ 80 千米。1909年A.莫霍洛维奇根据近震地震波走时确认地壳下界面的存在 ,在此界面以下地震纵波的速度由平均 5.6 千米 /秒突然增至7.8 千米/秒。这个分界面后人称之为莫霍界面。大陆地壳一般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较硬,是主要承受应力和易发生地震的层位 ,下 地壳较软 。海 洋 地壳较薄,一般只有一层,且比大陆地壳均匀。

地幔 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平均厚度为 2800 余千米。1914年,B.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深度为2900千米,这个数值相当准确,与新近算得的数值只差15千米。地幔又分为上地幔( 350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低速层之上为相对坚硬的上地幔的顶部。通常把上地幔顶部与地壳合称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板块组成了地球最外层的构造,地球表层的构造运动主要在岩石圈的范围内进行。

关于地壳均衡的研究认为,岩 石圈下 面有一个物质层,其强度较小 ,容许缓慢变形和在水平方向流动。1914年,J.巴勒尔称这个物质层为软流圈。软流圈概念和地震学中的地幔低速层概念似乎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很多人把它们等同起来。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可以作大规模的水平向移动。

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 、 镍元素组成 ,半径为3480千米 。1936 年 ,I.莱曼根据通过地核的地震纵波走时,提出地核内还有一个分界面,将地核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由于外地核不能让横波通过,因此推断外地核的物质状态为液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初中知识地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初中知识地球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